- 科研新闻MORE
-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吴孔明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为提升医学研究论文撰写能力,6月27日上午,医学院在学院305会议室举办台州医学高端论坛第20期活动,特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教授、Exp Hematol Oncol主编、J Hematol Oncol副主编吴孔明来校作专题学术报告。医学院院长曹轩主持活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陈赛、叶钢辉、检验科张亚琼出席,医学院师生代表50余人参加活动,全场座无虚席。吴孔明为学院师生作报告在题为《高质量医学论文的设计、写作及...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祝继高教授应邀作专题学术讲座
为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建设与学术创新,6月26日,商学院举办“会计与财务管理中的案例研究”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祝继高教授主讲,商学院副院长胡峰主持,财务管理系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现场祝继高以近年来案例研究的相关政策为切入点,结合自身丰富的学术研究与实践经验,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关于会计与财务领域案例研究的知识盛宴。他提到,当前众多学术期刊对案例研究文章的重视程...
-
厦门大学方匡南教授应邀来商学院开展国家基金项目申报专题辅导
为提升教师科研项目申报水平,助力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6月19日,商学院特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方匡南教授来院开展国基项目专题指导讲座。讲座由商学院副院长胡峰主持,学院科研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讲座现场讲座中,方匡南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评审经验,系统回顾了“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科基金的立项概况,详细解析了项目评审流程、立项率及申报要点。他结合多年评审经验,从评审...
-
东华大学虞鑫海主任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6月16日,医药化工学院特邀东华大学应用化学系虞鑫海主任来校作题为《含氟光敏聚酰亚胺的分子结构设计及其制备与应用》的学术报告,相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虞鑫海重点围绕电子化学品概述、含氟聚酰亚胺单体与聚合物技术、光化学反应基础、含氟光敏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感光机理及其应用等五块内容展开,详细介绍各种材料的分子式及合成路径,并深入介绍该类材料的前沿研究与产业应用前景,其中多种材料已注册商标并运用于军工重要领...
-
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举办国家基金申报与写作讲座
6月12日下午,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国家基金申报与写作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张石清院长主持,特邀陈光亭教授担任主讲人。会议现场1讲座伊始,陈光亭教授结合国家基金委项目类型、资助情况及政策变化,从数学专业视角切入,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内容主要涵盖审时度势,认真选题;精益求精,写好本子;持之以恒,厚积薄发三大板块。 会议现场2科研之路漫长且艰辛,陈光亭教授鼓励...
-
马达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Chemistry》上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医药化工学院/高等研究院马达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Chemistry》发表了题为“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Enhanced by Macrocyclization”的研究论文,李硕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因在光电器件、光催化和光诊疗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在TADF材料的设计中,一个关键因素是确保最低激发三重态(T1)到最低激发单重态(S1)的反向系间窜跃过程(RISC)。这要求...
-
《Science China-Chemistry》:二氧化硫参与的不对称自由基磺酰化反应
近日,我校医药化工学院/高等研究院吴劼教授团队,在《Science China-Chemistry》发表了题为“Copper-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Radical Sulfonylation from Sodium Hydrogen Sulfite: Construction of Chiral Sulfonated Dihydrofuran-2(3H)-ones”的研究论文,肖微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具有b-碳手性中心的砜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分子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如上市药物阿普斯特(Apremilast)和雷米克林(Remikiren),因此发展...
-
吴劼教授团队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发表综述论文
近日,医药化工学院/高等研究院吴劼教授团队应邀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为40.4)在线发表了题为《Radical sulfonylation with sulfur dioxide surrogates》的综述性论文(Chem.Soc.Rev.2025,54,DOI:10.1039/d4cs01312c)。该论文为我校在该期刊上发表的首篇论文,肖微博士为第一作者,陈健强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年均排放量高达1亿吨(Environ.Sci.Technol.2020,54,6508)。...
-
《中华读书报》刊发我院邱龙升教授著作《字源识字》的书评
6月4日,《中华读书报》刊发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孙建伟副教授的书评文章《赋能识字教育、传扬汉字文化》,对台州学院人文学院邱龙升教授所著《字源识字》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该书“是作者耗费了很多心力才完成的著作,在汉字教育与汉字文化普及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值得推荐给广大的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书评全文如下:《字源识字》,邱龙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9月第一版汉字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
-
华中师范大学申国昌教授应邀来校作讲座
6月6日下午,应教师教育(体育)学院的邀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申国昌教授来校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作题为“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讲座。院长张夫伟主持,教育硕士各方向研究生导师参加。讲座现场讲座主要围绕导师指导教育硕士论文过程中的论文选题、草拟提纲、撰写初稿、修改润色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了导师指导学生时在论文选题及撰写中会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如学生选题偏离专业方向、论文...
-
学校召开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申报专题指导会
为扎实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提升省科学技术奖申报质量,6月4日上午,我校在椒江校区第二会议室组织召开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申报专题指导会。会议特邀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章鹏飞教授作专题指导。科技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负责人及省科技奖重点培育项目团队参加。会议由科技处处长金燕仙主持。指导会现场章鹏飞结合自身担任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的丰富经验,围绕省科技奖申报全流程作系统指导。他重点针对提名书...
-
复旦大学王建新和邵黎明两位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5月30日下午,药学院成功举办了“弘药讲坛”第20期和第21期活动,复旦大学药学院王建新教授和邵黎明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原主任、国家973首席科学家蒋新国教授出席活动,药学院院长胡金锋、副院长李娜、学院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药学院副院长周丽莎主持。弘药讲坛现场王建新教授以《仿制药与原研药:成本与质量的博弈》为题,直面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国产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在质量和疗...
-
嘉兴大学周二军研究员应邀来校做学术报告
5月30日,嘉兴大学研究员周二军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讲座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陆仕荣主持,吸引了多位骨干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前来聆听。讲座现场周二军以“高开路电压有机光伏电池材料与机理”为题,详细地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首次将苯并三氮唑(BTA)、喹喔啉(Qx)、噻吩吡嗪(TP)、噻唑烷二酮(TD)等缺电子基团应用于宽带隙非富勒烯受体的设计中,随后提出了“同A策略”,即采用同样的A单元来构...
-
张石清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组织策划专刊
近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院长张石清教授联合国内外知名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模式识别方向国际著名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中科院SCI一区TOP,学校A4类期刊,IF:7.5)组织策划“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时代的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 in the Large-scale Pre-trained Model Era)专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ACM Fellow、IEEE Fellow、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田奇,IEEE Fellow、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Björn...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毓智来院作学术讲座
5月26日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毓智应人文学院之邀,于1101教室开展了“对40年来汉语研究第一热点的反思:‘都’是副词还是代词?”主题学术讲座。讲座伊始,石毓智指出,在过去40多年的汉语语言学研究领域,“都”的词性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将“都”归为副词,但这造成了很多研究的疑惑,比如关于“都”的语义指向问题,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如只能指向左边、双向指向、只能指向右边、指...
-
兰州大学李守丽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5月23日,兰州大学李守丽教授应邀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全球变化下的草地种群动态机制与草地管理决策》的线上学术报告。 报告会现场种群动态模型为深入解析全球变化下的草地种群动态机制和草地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工具。李守丽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种群动态模型发展和前沿动态积分投影模型的构建,以及种群动态模型在全球变化下退化草地恢复、草地放牧管理、草地入侵杂草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与展望。生...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田长彦研究员应邀来校作学术交流
5月2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田长彦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滴灌时代盐碱地以种适地改良利用发展特色农业》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台州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李钧敏主持,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凯、副院长宗恩敏出席,相关领域师生代表参会。 报告会现场报告中,田长彦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全球范围内盐碱地分布范围与成因,以传统水利为中心的盐碱地改良遇到的问题...
-
华中农业大学王永健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5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王永健教授应邀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非生物生物胁迫对外来植物入侵性及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现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日益频繁,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性状差异及其在群落中的适合度优势,可能反映了它们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适应能力差异,进而决定其入侵潜力及群落的可入侵性。本研究通过多物种比较,探讨光、水分、养分等非生物胁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