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新闻MORE
-
-
复旦大学王建新和邵黎明两位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5月30日下午,药学院成功举办了“弘药讲坛”第20期和第21期活动,复旦大学药学院王建新教授和邵黎明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复旦大学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原主任、国家973首席科学家蒋新国教授出席活动,药学院院长胡金锋、副院长李娜、学院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代表参加。药学院副院长周丽莎主持。弘药讲坛现场王建新教授以《仿制药与原研药:成本与质量的博弈》为题,直面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国产仿制药与进口原研药在质量和疗...
-
嘉兴大学周二军研究员应邀来校做学术报告
5月30日,嘉兴大学研究员周二军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讲座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陆仕荣主持,吸引了多位骨干教师及研究生、本科生前来聆听。讲座现场周二军以“高开路电压有机光伏电池材料与机理”为题,详细地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首次将苯并三氮唑(BTA)、喹喔啉(Qx)、噻吩吡嗪(TP)、噻唑烷二酮(TD)等缺电子基团应用于宽带隙非富勒烯受体的设计中,随后提出了“同A策略”,即采用同样的A单元来构...
-
张石清教授在国际著名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组织策划专刊
近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院长张石清教授联合国内外知名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模式识别方向国际著名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中科院SCI一区TOP,学校A4类期刊,IF:7.5)组织策划“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时代的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 in the Large-scale Pre-trained Model Era)专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ACM Fellow、IEEE Fellow、华为终端BG首席科学家田奇,IEEE Fellow、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Björn...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毓智来院作学术讲座
5月26日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毓智应人文学院之邀,于1101教室开展了“对40年来汉语研究第一热点的反思:‘都’是副词还是代词?”主题学术讲座。讲座伊始,石毓智指出,在过去40多年的汉语语言学研究领域,“都”的词性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界长期以来将“都”归为副词,但这造成了很多研究的疑惑,比如关于“都”的语义指向问题,学界存在多种观点,如只能指向左边、双向指向、只能指向右边、指...
-
兰州大学李守丽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5月23日,兰州大学李守丽教授应邀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全球变化下的草地种群动态机制与草地管理决策》的线上学术报告。 报告会现场种群动态模型为深入解析全球变化下的草地种群动态机制和草地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工具。李守丽教授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种群动态模型发展和前沿动态积分投影模型的构建,以及种群动态模型在全球变化下退化草地恢复、草地放牧管理、草地入侵杂草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与展望。生...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田长彦研究员应邀来校作学术交流
5月2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田长彦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滴灌时代盐碱地以种适地改良利用发展特色农业》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台州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李钧敏主持,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赵凯、副院长宗恩敏出席,相关领域师生代表参会。 报告会现场报告中,田长彦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全球范围内盐碱地分布范围与成因,以传统水利为中心的盐碱地改良遇到的问题...
-
华中农业大学王永健教授应邀作学术报告
5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王永健教授应邀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非生物生物胁迫对外来植物入侵性及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现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日益频繁,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性状差异及其在群落中的适合度优势,可能反映了它们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适应能力差异,进而决定其入侵潜力及群落的可入侵性。本研究通过多物种比较,探讨光、水分、养分等非生物胁迫...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普博士应邀作专题讲座
5月22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Journal of Plant Ecology(JPE)编辑、副编审王普博士应邀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作了题为《科研论文写作规范与投稿建议》的线上报告。 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是科研工作者及研究生学术生涯的核心环节。讲座中,王普博士以提升科研论文写作质量与投稿效率为目标,从期刊编辑的角度,以Journal of Plant Ecology为例,介绍了科研论文写作规范和投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针对JPE的学科定位、审稿偏好与格...
-
华中科技大学刘亚敏教授来校开展学术讲座
5月22日下午,教师教育(体育)学院学前教育研究团队主办的陈鹤琴论坛在8409会议室成功举办。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亚敏教授应邀作题为“强化课题论证基本功——基于国家、省部级社科基金申报要点”的学术讲座,为学院科研工作注入专业指导。副院长张樱樱主持,学院科研骨干教师参加。讲座现场刘亚敏从课题论证的基本功入手,结合丰富的经验和实用的建议,深入剖析了课题申报的关键要点。她首先对教师们的选题及申报书进...
-
东北大学原副校长孙雷教授做客第七期“和合思政·名家学术会客厅”
5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第七期“和合思政·名家学术会客厅”学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东北大学前副校长、东亚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雷教授,他发表了题为“大学文化的守正、传承与创新”的学术报告。学院党政领导出席了此次报告会,学科领军人才于春玲教授担任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会现场孙雷教授立足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通过“守正·传承·创新...
-
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Tony Bacic院士一行应邀来访交流
5月16日,国际知名植物学专家、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Tony Bacic院士一行应邀访问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就学术合作、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等议题开展座谈交流。会议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宗恩敏主持,副院长付永前、生物质多糖代谢研究所所长曾为出席,相关领域师生代表参会。 会议现场会上,宗恩敏副院长首先代表学院对Tony Bacic院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以及本次座谈交流会的主题。随后,Ton...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斌老师在中科院一区《ACS Macro Letters》杂志发表论文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斌老师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CS Macro Letters》上发表题为“Laves Phases Emerge in Neat AB-Type Block Copolymer as Hybrid Spherical Phase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过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首次预测在纯AB型嵌段共聚物体系中可稳定形成拓扑复杂的Laves相球形结构,为聚合物自组装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嵌段共聚物因其在纳米尺度上可自发形成多种周期性结构,一直是功能材料设计中的重要平台,...
-
医药化工学院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5月9日,医药化工学院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黎占亭研究员与川北医学院朱江教授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医药化工学院副院长马达主持,学科相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黎占亭系统介绍了氘代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氘代分子通过延长代谢周期、降低毒性等特性在药物优化中的独特优势。他结合自身团队成果,分享了氘代药物从专利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典型案例,并探讨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讲座现场朱江围绕分子...
-
药学院举办“弘药讲坛”系列学术活动
5月9日下午,药学院于201会议室举办了“弘药讲坛”系列学术活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吴范宏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冯超教授和南京理工大学易文斌教授受“药用天然产物研究所”所长/PI王治明教授的邀请,来我校分别作了题为“单氟烷基砌块的设计、合成及应用”“自由基β-裂解反应研究”和“NaSO2CF3还原调控构建有机功能分子”的高水平学术报告。吴范宏围绕单氟代烷基卤合成砌块展开深入讲解。其课题组聚焦于该领域,致力于设计开发相...
-
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来院作学术讲座
5月9日上午,南开大学教授、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会长卢盛江应人文学院邀请于1102教室作“唐诗之路怎样做深做细”主题学术讲座,人文学院院长罗争鸣教授主持讲座。卢盛江教授作讲座参与听讲座的师生讲座之初,卢盛江介绍了目前唐诗之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唐诗之路研究已有全国规模,成果颇丰。在这种情势下,有必要考虑唐诗之路研究如何做深做细。对于这一问题,卢盛江教授从走出束缚、突出特点、深入史料、深入问题、吸收地方学...
-
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院长张石清带队参加中国图象图形大会
5月8日至10日,中国图象图形大会(CSIG 2025)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智绘图景,湘约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湖南大学承办,吸引了全国40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院长张石清教授率科研团队深度参与学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本次大会汇聚了湖南大学王耀南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中南大学桂卫华院士、清华大学何友院士和胡事民院士等30余位国内计算机领域的顶尖专...
-
清华大学陶建华教授应邀来校作学术报告
近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陶建华教授在科技综合楼333会议室作了题为“大模型技术发展与安全思考”的学术报告。陶建华教授在做学术报告在报告中,陶建华教授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大模型技术的起源与演进,深入讲解了其核心技术构成与显著特点。他指出,近年来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不仅极大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也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众多领域展现出强大的...
-
电子与信息工程(大数据)学院张长江教授受邀在第二十一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上作报告
近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张长江教授受邀参加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全国热带气旋科学讨论会(NWTC-XXI),并在会议特设“AI+台风”专题作题为《Deep Learning and Wavelet Transform Combined with Multi-Channel Satellite Images for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Estimation》的学术报告,展示了我校在热带气旋智能监测预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同行的广泛关注。会议现场本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学会与中国气象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