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党委与亭旁镇党委以“传承红色文化,聚力共富发展”为主题,正式签署党建联建校地深度合作协议,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地方红色沃土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为浙东革命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亭旁镇承载着1928年亭旁起义的光辉历史,诞生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这里也是“千年宁和”人文荟萃之地。台州学院医药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徐元红在讲话中强调,学院将依托“校城共生”发展理念,整合科研力量、人才资源,与亭旁镇的红色文化资源、“千年宁和”文化底蕴、乡村振兴深度联动,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助力革命老区焕发发展新活力。三门县亭旁镇党委书记杨松强调:依托党建联建,围绕“强村富民”,找准“山的价值”,用好“海的优势”,打好红旅牌、生态牌、乡村牌,使山有新青春,水有新颜值,业有新质量。
其间,双方聚焦“铸魂育人、产业振兴、人才共育”三大方向,积极探索校地协同发展新路径。一是依托亭旁镇丰富的红色资源,共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挖掘革命文物与历史资料,开发特色思政课程,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让红色基因成为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二是依托学院专家团队,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生态环保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亭旁红”品牌增值,并通过“高校+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致富钥匙。三是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与学院共同培育“懂农业、恋农村、爱农民”的应用型人才。
据介绍,未来双方将以“红色+”“产业+”“育人+”为抓手,推动合作落地见效。通过整合革命文物资源,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矩阵,让“赤胆忠诚、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将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进农副产品抱团销售,变“农产品”为“文化商品”,为农产品找到新定位、新价值、新用户,助力亭旁镇打造共同富裕示范镇;同时,通过学院教工第一支部与坝头村党总支对接,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将农民嵌入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随着党建联建及校地深度合作协议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共富基地的签约揭牌,台州学院与亭旁镇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当高校的创新链深度融入革命老区的产业链,这片红色沃土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聚变反应”,一幅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崭新画卷徐徐展开。
——发布于2025年4月26日《学习强国》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234923902752944955&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140bcd913c0a8221a000a&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323492390275294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