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正文

“优秀班主任”刘冉: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新闻来源:点击数:更新时间:2025-04-02

刘冉,女,中共党员,讲师,校党委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现任22生物制药1/2班班主任。

爱心:温暖学生心灵

作为班主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是最基础的工作。新生入校前,刘冉提前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班内60名同学来自全国7个省份,包含布依族、土家族等6个少数民族。面对多元化的班级,内心的认同感是第一位的。她为每一位同学准备班级名牌,通过佩戴名牌的入班仪式确立班级归属感;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努力建设有共同奋斗目标的群体。

求学之路离家千里,新鲜之余也会有思乡情切。她用满满的爱心关怀着同学们的生活适应、上课进度、身体状况、情感动态等。刘冉说,心理老师担任班主任似乎有天然的“优势”,但其实也有无形的阻碍,内心也会很忐忑,会担心生活中、学习上与同学们没有交集,担心自己的“角色冲突”。为此,也曾与前辈们请教与同学们拉近距离的方法。尝试通过制造一些“小惊喜”、“小心机”来促使同学们体会到尽管远离家人求学不易,也会有很多人关心,会有很多人陪伴着。一句句叮嘱,一丝丝牵挂,令千里求学路更温暖和安心。

耐心:引领学生成长

大学,既要学习专业知识,有安身立命之才;又要学会如何做人,努力成为合格的“大人”。她鼓励同学们加强对专业的了解,提升专业能力,制定长远规划,选择未来方向。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抓住机会展示自己;同时也关注同学的压力和负担,运用专业所长耐心引导,发掘潜力,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在青年发展的关键时期,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容纳他们的迷茫,探寻资源,给予支持,培养独立的人格。

对于学业,刘冉认为作为非专业课的老师,有很多时候是很难回应同学们的问题的,会“一厢情愿”地担心专业学习和发展。她会提醒同学们多与导师联系,多参加专业相关的竞赛和讲座。她对班级有要求,有鼓励,偶尔也会“生气”,“生气”之后再“懊恼”。她告诉班级同学要相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确定要努力的方向,哪怕慢一点,也希望去做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除了学业,大学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刘冉利用同学们课外的时间深入寝室、课程小组等群体了解同学的情绪状况、人际关系、特殊事件等,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另外,家庭的支持必不可少。两年多来,刘老师坚持与每一位同学的家长进行电话家访,了解家庭状况,建立家校协作,及时提供支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诚心:规范学生行止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明确的界限是帮助学生规范行为提升修养的有效方式。她坦诚与同学们交谈,尊重个性,寻求共性,制定班规,使班级整体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根据同学们特点选拔班级学生干部,定期召开班委会议,共同参与班级建设。两年来班级同学认真遵守纪律,提升道德修养,保持良好的班级学习风貌;在团支部文化PK赛、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中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有成长,有收获。

刘冉说,班里的同学很可爱,也都非常贴心。两年来看得到他们在相互扶持中成长,他们会在考试结束以后给班主任发个信息,“老师,我都过了”;会在离校之后主动报个平安,“老师,我到家了”;会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跟班主任说“老师放心,有我们呢”,点点滴滴,充满感动。

相逢是缘分,相处是真心。刘冉老师将继续以爱心、耐心、诚心与班级同学相处,希望陪伴她的学生继续探索自己的兴趣,追寻自己的梦想,守护自己的坚持。



文:/图:/审核:/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