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26日,“形象史学视野下的山川名胜舆图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学校临海校区举行。台州学院副校长、党委委员李建军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文化史研究室主任、《形象史学》副主编宋学立主持开幕式。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钟翀教授主持闭幕式。

活动现场
李建军在致辞中指出,舆图不仅是地理的再现,更是文明记忆、历史叙事与文化认同的视觉表达。当前“形象史学”研究正在成为跨学科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以山川名胜为核心的舆图研究,正是历史地理、图像学与文化史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李建军表示,希望以此次研讨为契机,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山川名胜舆图文化研究的学科融合与路径探索,丰富“绿水青山”理念的历史地图文化内涵,提升对中华传统山水文化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推进历史资源的数字化标注、空间化复原、可视化表达,把更多优质材料纳入开放平台,让传统山水精神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宋学立介绍指出,本次会议的主旨在于以舆图文化这一形象载体为核心,运用形象史学的方法论,推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特质、演进机制与历史变迁开展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文明互鉴。台州学院人文学院院长罗争鸣教授肯定了此次会议对学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积极意义。他认为,本次盛会所汇聚的学术智慧与思想力量,将为学院正全力推进的《台州通史》编纂工程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深入挖掘、整理与弘扬台州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台州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方法借鉴。钟翀强调了图像在历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历史地图学在学术发展中的前沿地位,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和学术前景作出了展望。
与会专家学者按照舆图文献学、舆图图像学、舆图史地学、舆图与景观史学、舆图与建筑史学等多个主题方向,围绕天台山、黄山、运河、五台山、宁波、昆山等历史地理对象,探讨舆图与文献、景观、建筑、社会空间的多重关系,展现出形象史学视野下舆图文化研究的多维路径与跨学科成果。
闭幕式上,钟翀充分肯定了会议在学术前沿拓展与跨学科研究上的价值,并期待舆图文化研究在未来持续深化、成果涌现。

形象史学视野下的山川名胜舆图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家合影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外文化交流史专委会、《形象史学》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台州学院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图书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波财经学院、台州学院等多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山川名胜舆图的文献源流、图像特征、地理意象与文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