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热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热点 > 正文

原创话剧《青春·遇见》走进大陈岛

新闻来源:宣传部点击数:更新时间:2025-08-23

一次追寻,重忆峥嵘的岁月;一场表演,再现你们的故事。

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转化为新时代青年奋进的力量,是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8月22日,60多名台州学院原创话剧《青春·遇见》剧组的师生们踏上大陈岛这片承载着厚重垦荒历史的热土,开展以“传承垦荒精神 绽放青春光芒”为主题的寻根之旅。

“循迹溯源”主题党日活动

碧蓝的海水拍打着礁石,海风轻轻掠过吹拂着青年们的衣衫,凤尾山之巅,台州学院“循迹溯源”主题党日活动火热展开。

师生们沿着长长的步道拾级而上,静静矗立着的大陈岛垦荒纪念碑在阳光下格外高大雄伟。大家神情严肃,在工作人员的解说声里,静静感受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垦荒岁月。1956年,首批青年志愿者怀揣着满腔热情和炙热青春奔向了祖国的这颗东海明珠,并在此处进行庄严宣誓。“我是一个青年垦荒队员,我志愿来到伟大祖国的大陈岛……”92字的誓词历久弥新,如今听来,依然字字铿锵。师生党员们系统学习着垦荒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对垦荒精神时代价值的认识,不断推进“垦荒精神立心”。

“重走垦荒路”主题团日活动

在大陈岛垦荒纪念馆,“重走垦荒路”主题团日活动更是让当代大学生充分体验了当年垦荒队员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了他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从而也激发了当代青年大学生传承垦荒精神的热情,并将其转化为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动力。

“我以前来过大陈岛,时隔多年再来,深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发展和变化。”台州学院大一学生石乙川说,这里的每一段历史记录都让我体会到老一辈垦荒人的不易与坚韧,也更让我坚定决心——传承发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走访老垦荒队员高阿莲及其后代并合影

大学生们还走访老垦荒队员高阿莲及其后代,与亲历者及其亲属面对面交流,倾听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垦荒故事,感受老一辈垦荒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用双手和汗水书写的奋斗篇章,从真实的经历中触摸垦荒精神的温度。

“海带是怎么种植的?”“你们想家了怎么办?”面对老垦荒队员,青年学生们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对那段热血岁月好奇不已。1958年,高阿莲响应号召来到大陈岛,整整5年没回老家温州,如今更是留在大陈岛上唯一的温州籍垦荒队员。她回忆起当年上岛时的境况,身上依旧洋溢着垦荒的精气神,熠熠生辉。“那时候大陈岛遍地荒芜,连走路都走不了,垦荒队员们靠着笃定的信念,一起摸索养猪、养羊、种地、修路……慢慢用辛勤的劳动,把海岛变成可爱的家乡”。高阿莲对大学生朋友们说,年轻,就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国家!

现场演绎话剧《青春·遇见》

大陈岛友谊俱乐部内,《青春·遇见》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演绎。台上,演员们采用闪回、时空交错等方式,将台州学院“行走的思政课堂”和1956年第一批登岛的志愿青年垦荒事迹巧妙交织,奉献了一台精彩的原创话剧。台下,老垦荒队员及后代代表等观众掌声不断。

这部由台州学院倾情打造的话剧,以垦荒历史为背景,将老一辈垦荒人的青春岁月和当下青年的使命担当搬上舞台。演员们用生动的表演,再现当年垦荒队员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动人场景,让观众在艺术熏陶中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刻理解青春在奉献与奋斗中所绽放的光芒。

截至目前,台州学院大型原创话剧《青春·遇见》已经进行了10余场的公开演出,超过1万多名观众收看。“在老垦荒队员亲手打造的剧院里演出,能让青年大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垦荒精神的力量。”台州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此次台州学院赴大陈岛开展的垦荒精神系列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许。通过这沉浸式、互动式的实地话剧排练等活动,师生们深刻感悟了垦荒精神的力量,这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广大师生在建功立业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文:金柔雅/图:金柔雅/审核:冯荣/责任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