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情谊与理解,10月23日晚,人文学院在广文书院多功能活动室举办了以“山海相依,携手共进”为主题的第136期“论语问茶”活动。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军辉、学工办鹿宵宵、杨盛、陈夜昱、钱蕾老师出席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钱蕾以“畲”字为例,鼓励同学们珍视并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她指出,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源于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创造,虽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流传至今,但其源头实为多民族语言的融合表达,体现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厚底蕴。
随后,来自瑶族、彝族、土家族、畲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壮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11组学生代表,化身“文化使者”,生动展示了各自民族在历史源流、地域分布、语言文字、传统服饰、特色美食、节庆习俗等方面的独特魅力。现场通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民族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聆听、可互动的具象体验,有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共鸣。

活动现场
林军辉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勉励在场同学要勇于承担起保护、传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让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校园里绽放异彩。同时,他也呼吁全体师生凝聚共识、积极行动,在深入的交流中加深理解,共同营造包容互敬、和谐共生的校园文化氛围,携手谱写人文学院多元共融、和美与共的新篇章。

合影留念
本期活动不仅是一场民族文化交融的盛宴,更是一次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未来,人文学院将持续打造多元文化交流平台,推动各民族学生在互学互鉴中共同成长,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中常开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