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五期“思政教学微论坛”活动顺利举行,论坛主旨是“以赛为媒,解锁有温度的思政课堂”。活动邀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获奖教师团队成员——人文学院杜瑶瑶博士作题为《数智续文脉 融创活遗产——聚集文学遗产传承转化能力培养的中国古代文学创新实践汇报》的经验分享,学院党政领导、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会,认真聆听精彩分享,共话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新路径。
作为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得者团队核心成员,杜瑶瑶老师以自己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案例,分享了从备赛到参赛的全过程心得,特别是备赛期间的课程打磨过程以及如何让文案‘活起来’艰辛历程。备赛团队深入学生调研,直击痛点,疏通堵点,将“紧跟时代潮流”与“响应国家号召”两条主线紧密结合,设计了“问题链+中西对照文学作品案例库+情景模拟”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文以载道 德化于心”时,引入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课程同步对接社区实践基地,学生通过参与基层治理项目,将理论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真正实现“知信行统一”,让课堂从“教师讲”变为“学生悟”,最终助力课程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活动现场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创新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的强大推动力,教师积极参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是实现自身教学蝶变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跃华在总结中指出,希望老师们把此次分享转化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铸魂课”。
此次微论坛通过获奖教师的“实战经验分享”,为全院思政课教师如何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新视野、新思路。近年来马学院致力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本次微论坛是学院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四位一体”工程之“名师名家示范引领”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