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人文学院“非遗织梦·草编共富路”实践队探访临海小芝桐峙里共富工坊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点击数:更新时间:2025-07-03

青春力量锚定非遗传承使命,实践行动聚焦校政企融合课题。6月30日上午,在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军辉、教师黄仙姬、辅导员杨盛的带领下,“非遗织梦·草编共富路”实践队走进临海小芝桐峙里共富工坊。在浙江凯佩诗雅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真的大力支持下,人文学子开启了一场关于草编文化、非遗传承与共同富裕的探索之旅。

实践队聚焦非遗草编,深入调研其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融合发展路径,探索校政企协同合作模式,力求激发草编的新生活力。前期,队员们参与了“草编进校园”启动仪式和“草编产教联盟”成立仪式,初步了解了草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产教融合模式。为进一步深化探索校政企融合实践路径,实践队来到小芝镇桐峙里共富工坊,实地考察草编技艺如何为当地群众“编织”出一条可持续的致富新路。

实践队合影

小芝镇物产丰饶,处处是宝。走访小芝镇综合文化站,小芝镇统战委员柳一如数家珍般向实践队员们介绍起当地的发展历史、特色农产品以及匠心独具的传统工艺,充分展现了这片土地蕴藏的丰富资源与共富潜力。队员们在了解与传承技艺的过程中,也读懂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

讲解员为师生介绍小芝草编的故事

随后,讲解员以“传承脉络”为引,讲述了小芝草编的故事。活动剪影区里,企业支持、师生接力以及政府扶持的传承图景清晰呈现——从草编技艺培训到非遗推广活动,多方合力让这门古老技艺“活”在当下。在小芝草帽编制技法展示区,平编、交叉编等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交融,使得非遗作品在保留乡土质感的同时,又融入时尚元素,印证着“传统不死、创新不止”的传承逻辑。

实践队成员体验草编技艺

实践队成员草编扇子成果展示

实践活动的高潮在草编体验环节。指尖与柔韧的草绳共舞,队员们尝试编织玲珑小扇。经纬交错间,队员们屏息凝神,方知这看似简单的“草”里,蕴藏着多少耐心与巧思。体验过后,林军辉忆起儿时帮母亲编草帽的时光,言语间满是怀念与感恩。他说,正是这一顶顶售价不高的草帽,才让他能顺利完成学业。

在“非遗织梦・草编共富路”的实践中,草编匠心共育,校政企聚力同行。三方聚力让年轻一代触摸到草编技艺的温度,见证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人文学子将在实践中以传承草编技艺为己任,助力乡村振兴,让非遗在共富路上绽放新光彩。


文:杨安娜、何依婷/图:童锦研、潘乐/审核:陈灵强、林军辉、黄仙姬/责任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