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要把加强和改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建设摆在思政课建设的突出位置,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引领作用。从现实来看,大中小学思政课的确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底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时代意蕴。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地方特色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并具有直观性和就近性的特点,能极大提高思政课的有效性、针对性。
地方特色文化是极有价值的思政教育资源。作为在特定历史、地理、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特点鲜明的文化体系,地方文化代表着一地的文化与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价值认同和明显的文化标识。同时,地方文化作为学生耳濡目染的生活现实,可以成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各地具有特色的优秀文化风俗,以学生对地方文化熟悉度和热情度较高的优势为基础,以地方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内在融合为核心,打通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统一性的关键环节,可以更好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除了能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能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的认同感。例如,江西、湖南等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有着独特的地域亲和性优势,能有效弥补思政教材因概括性、理论性而带来的柔性不足,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中塑造他们积极的价值观。
加快推进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站在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政课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高校的辐射引领作用。以落实“两创”,实现地方特色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切入点,以精准融入、搭建平台、形成机制为工作重点,使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地方优秀文化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更好发挥其以文化人的独特价值。
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科学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内容选择上的科学性和使用方法上的科学性两个方面。以笔者所在的台州市为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创业工作的经验升华,已经成为当代浙江精神的有机构成部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传承革命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因。因此,引导中小学生向体现垦荒精神的前辈学习,了解他们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就是在进行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大学生而言,推动以垦荒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课堂教学改革,也有助于培养顽强不屈、奉献家国的新一代“垦荒人”。高校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将垦荒精神直接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课堂之外让垦荒精神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增强其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将垦荒精神贯穿于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广大学生将对垦荒精神从单纯的认识了解深化为强烈的理解认同,进而涵养优良的精神品质和宝贵的家国情怀。
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地方特色文化育人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都面临着新时代、新观念的考验。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地方文化资源都适宜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出发,充分发掘地方优秀的特色文化,将其作为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科学把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地方创新规律,做到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有序衔接。
在制度设计层面,要构建支持地方文化在思政教育中有效融入的机制体制。通过制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制度文件,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发挥、责任归属和组织实施,充分调动教育部门和宣传部门的积极性;聚合主体贯通,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辐射引领作用,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会参与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建立教育、文化、旅游、文物等多部门参与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组织文化领域专家参与思政课程创新,打造地方特色文化景观。也可以借助地方文化网络宣传的力量,成立凸显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的地方文化阵地,使师生与社会各界充分交流,加深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在教师层面,思政课教师首先要系统梳理地方特色文化,形成优秀教学案例,如从地方故事、英雄人物等提炼出生动感人的故事,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热起来。其次要将地方特色文化有机导入教学体系,把地方特色文化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等与教学联系起来,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涵养学生积极向上、砥砺奋进的价值观。再次是打造具有本地化特色、符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思政实践活动,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
借助完善的制度、灵活的组织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将变得愈加丰富,地方特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效果将更为凸显,更多学生也将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地域文化,生发出爱家、爱党、爱国的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发布于2024年3月15日《中国教育报》,同时发布于《学习强国》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3/15/content_636455.htm?div=-1